2010年9月到11月,仅仅两个月中国棉花价格就从每吨18,000元暴涨到3万多元,这种疯狂让从事多年棉花加工业务的新疆鸿力棉业董事长滕敏力感到心惊肉跳。滕敏力感慨,今年市场多了很多生面孔,很多温州人都是两三个人凑个三百万收两三个车皮卖,钱虽不多,但是一个劲的跟风。新疆浙江商会会长葛永品预计,至少有100亿浙江民资撤离煤矿和房地产市场,转战如火如荼的棉花市场。事实上,在游资的推波助澜下,大蒜、生姜、中药材市场都在复制棉花市场的疯狂。
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生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保存农产品遭到人为炒作,价格飙升。商务部数据显示,11月上旬,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更是分别上涨95.8%和89.5%。而像冬虫夏草、党参、三七等中药材身价更是翻倍上涨,一位药店经理感慨,现在中药材价格“几乎一天一个价儿”。
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有28%中药材品种涨幅在51%-100%之间,两成以上中药材价格几乎翻两倍。像中药中最常用的土茯苓、枇杷叶、桔梗、枸杞子、麦冬、浙贝母等15种中药材,价格涨幅均超过了100%。
游资无序流动推升通胀预期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一些游资和不法经营者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操纵相关商品价格,是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上半年绿豆价格快速上涨的背后,就有多家绿豆经营企业串通涨价的魅影。
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股市、楼市和煤市是中国民间游资追逐暴利的三大市场。但如今,随着煤碳资源重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加之金融危机后股市的持续低迷,民间游资转向价格相对较低且存在需求缺口的“菜市”和农副产品流通领域。而大规模民间游资的无序流动,又进一步推升人们的通胀预期,形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了经济运行的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