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进入创新助理!   注册 | 登录
位置:竹产业专题>>技术>>产业技术>>内容阅读
武汉部分棉纺织企业大部分订单仍未落实

  “谁想到棉价‘噌’的到顶,又‘哗’一下掉下来。”在汉做纺织品出口生意多年的王俊杰告诉笔者,11月以来他都难以入眠,今年的行情真是从来没有见过。
  昨日棉价市场行情跌至27000元/吨以下,这与11月10日的最高峰32000元/吨相比,跌幅达到5000元以上,而11月15日则是暴涨暴跌的分水岭。
  在棉市暴涨暴跌中,武汉一些中小纺织品出口公司开始“打摆子”,他们像巨浪中的一叶小舟,随波跌宕,艰难前行。
  涨幅超过10%是极限
  “今天,刚给一个香港客户把我们的最新报价发过去,邮件发过去才一分钟,人家电话就追过来了,说这个价格比他的卖价还要贵。”王俊杰叹息道,因为近期棉价暴涨暴跌,他们的报价相应上涨了20%,但客户不接受,业务处于停顿状态。
  他介绍,该公司主要做靠垫、床单、桌布出口到欧洲、澳洲,也有少量出口到中东和美国,棉花大涨大跌带来的冲击非常大,“现在一天一个价,我们也完全无所适从,但总体来说,棉价还是涨了30%,我们涨20%都要亏本。”
  武汉另外一家小型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黄明则认为:现在只能是观望,没有别的办法,订单都没法做了。“10%以内的涨幅还勉强能接受,一旦超出10%,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中小企业损失六成订单
  “一般广交会结束一个月以后,订单就能陆续确定下来,但从今年广交会结束到现在1个多月过去了,大部分订单都还没着落”,王俊杰说:主要是有单不敢做,因为价格波动实在是太大了。
  他抱怨着:“有个欧洲的老客户,广交会现场就签了协议,是个1万多美元的单,结果11月7号把合同传过去,第二天,棉芯的价格就涨了30%,他们只能通知客户暂停,合同暂缓签。”
  “去年一年的贸易额大概有50万美元,今年,能做到20万美元就不错了。”黄明表示,上个月的广交会上,辛苦取得的订单60%左右眼看都要泡汤了。
  据了解,一般而言,湖北纺织品出口企业在广交会上95%都是签订的意向性订单,而这些订单会在11月份陆续敲定签订合同,但今年,因为棉价的异常剧烈波动,大部分中小企业超过六成的订单都还没有落实。
  武汉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从企业签发出口所必须的原产地证明的情况看,武汉部分棉纺织及相关出口企业的生意确实受到了影响。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竹网证实,仅供您参考
Copyright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4 福建省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